close
隆恩圳,是位於新竹地區的一項水利工程設施,與嘉義縣的道將圳、彰化縣的八堡圳並稱台灣三大古圳。
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,王世傑及其侄為開墾南勢、北勢之荒埔,自九芎林溪(日治時期舊稱頭前溪中段以上為九芎林溪)引水開鑿圳道,初期灌溉面積為114甲,其後陸續擴建,至雍正三年(1725年)灌溉面積已達400甲,故稱為「四百甲圳」。其圳路於九芎林溪前分南北兩路,北路分三分之水額,稱「新社埤圳」;南路為四百甲圳之主幹線,經員山仔、七份仔、麻園堵(現今竹中)、隘口等莊後進入六張犁。
乾隆年間,王家與鄭家爭訟,耗資甚鉅。管事王佐曾向臺灣城守營參將借款,敗訴後無力償還,經請特准將王家田地抵償公款,埤圳亦歸公有,因而改稱為「隆恩圳」。
—維基百科
隆恩堰位於頭前溪中游經國橋下,由原新竹水利會隆恩取水口延伸改建而成;主要功能除引取頭前溪水源供應農業灌溉用水外,也供做新竹市民的民生用水和工業用水,是新竹地區重要水源。
豆腐岩是在攔河堰下游,為了延緩河床沖刷的消波塊,變成頭前溪網美景點。
#竹松社大 #愛竹導覽社 #走讀新竹 #隆恩堰 #豆腐岩
全站熱搜